重磅! 春节后北交所首家IPO过会,为什么它能突围成功?
来源:鹏盛视点
导语
2024年上半年,IPO审核一直处于寒冬期,3月15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强调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随后新“国九条”发布,对企业IPO发行上市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交所从2月中旬开始,IPO上市一直处于暂停状态,所以成都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成电光信”)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不仅对公司本身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整个市场和监管环境来说也有重要影响,标志着IPO上市审核工作的恢复。今天笔者重点分析为什么他能突围成功?
一
背景介绍
1、成电光信业务简要介绍
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工领域。
自公司成立以来,成电光信一直专注于网络总线产品的研发,特别是FC(光纤通道)网络总线。这种网络总线具有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等优点,最初用于美国的F-22和F-35等第四代战斗机,被认为是当前较为先进的网络总线类型。成电光信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并被权威部门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除了网络总线产品,成电光信还研发和生产高速网络通信组件以及航电网络仿真、监控、测试设备。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重大型号武器装备的原理验证、研发调试、生产装备和维修检测等多个阶段。
公司的董事长兼技术研发团队带头人邱昆教授是我国光纤通信领域的著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曾任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第三、四届光纤通信专业专家组成员。
成电光信也已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拥有30项发明专利,以及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网络总线和特种显示相关领域,公司拥有一批具有行业先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成电光信与中航工业、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大型国有企业下属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防军工领域的市场地位。
2、公司主要业绩指标如下:
从业务规模来看,公司2023年末净资产1.6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207.22万元,业务规模不大。
北交所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在IPO审核方面更加具有包容性和精准性,所以公司选择北交所上市,是符合北交所的板块定位。
二
公司IPO过程概述
广发证券于 2023 年 3 月 27 日协助成电光信向贵局报送了辅导备案登记相关材料,并于 2023 年 3 月 29 日获得受理;
2023年9月25日,成电光信收到四川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工作的验收工作完成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请在广发证券的辅导下已通过四川证监局的辅导验收;
2023年9月27日,成电光信的上市申请在北交所受理;
2023年10月27日,成电光信收到北交所上市申请第一轮审核问询函;
2023年12月28日,成电光信、广发证券和信永中和会计师提交了第一轮问询的回复;
2023年12月29日,公司因招股说明书中财务数据到期,需要加期补充数据,被中止审核;
2024年04月26,成电光信收到北交所上市申请第二轮审核问询函;
2024年05月30,成电光信、广发证券和信永中和会计师提交了第二轮问询的回复;
2024年6月17日,公司通过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4年第10次审议会议。
总的来看,公司从2023年9月27日北交所IPO受理-到2024年6月17日过会,总共经历了264天,审核周期处于北交所平均水平。
三
成功因素分析
(一)公司内部因素
总的来看,成电光信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规范方面不存在较大问题,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也有突出表现,其中IPO中审核问询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业绩增长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在报告期内,成电光信的业绩实现了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134.89万元、16,919.99万元和21,609.96万元,归母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861.69万元、3,128.07万元和4,207.23万元。
监管部门要求公司详细说明业绩增长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具体来说,需要结合FC系统的应用范围扩展、特种显示产品的定型和批量生产时间、验收情况等,量化说明报告期内这两类产品的销量增加和收入逐年快速增长的原因。此外,还需确认这些增长是否与下游终端客户的需求和产品交付使用情况相匹配,是否符合行业特征。同时,监管部门还要求公司量化分析在手订单及预计收入的实现时间、下游市场增量需求来源,以说明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是否存在市场空间受限的情况。
从行业来看,成电光信的主要竞争对手全信股份在“光电系统和FC产品”领域实现了快速增长。全信股份的子公司上海赛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也有显著增长。利亚德公司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其特需产品的收入较2022年增长了32%。相比之下,成电光信2023年特种显示产品的收入较2022年增长了27.07%,这一增长趋势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并无实质性差异。
从发展前景来看,我国近年来军费支出保持稳定并呈现中高速增长,军工行业因此成为一个兼具增长性和稳定性的稀缺行业。网络总线和特种显示产品作为先进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细分领域,具有重要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成电光信的业绩增长符合行业特征,并不存在市场空间受限的情况。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业绩增长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
2、突击销售事项
在2021年和2023年,成电光信在第四季度的收入占比明显较高。具体数据为: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为7,693.59万元,占全年收入的63.40%;2023年第四季度收入为8,958.55万元,占全年收入的41.46%。净利润占比分别为103.97%(2021年)、27.80%(2022年)和40.22%(2023年)。这个现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要求公司说明原因。
公司解释称,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主要是由于行业特性和产品结构的原因。具体来说,公司客户主要是国内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采购决策和审批流程通常较长,往往在第四季度集中完成评审和验收工作。因此,公司的收入确认也集中在第四季度。这种情况在军工行业是普遍现象。
此外,公司生产的LED球幕视景系统等高价值产品,通常在第四季度根据客户的验收计划完成验收,从而在该季度确认收入。这些高价值产品对季度收入的影响较大,导致第四季度收入占比高于其他季度。
为了确保收入确认的准确性,公司在收入确认时点上采取了严格的标准。公司在签订合同后,只有在产品交付或验收后,才确认收入。具体来说,以合同签署日期、产品发货日期和产品验收日期中最晚的时点作为收入确认时点。这样的收入确认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综上所述,成电光信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是由行业特性和产品结构决定的,具有合理性,并不存在突击销售或跨期调节收入的情况。监管部门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各期第四季度相关项目的收入确认时点是否准确、内外部依据是否充分,也是为了确保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暂定价确认收入对未来业绩影响
截至报告期末,成电光信尚未完成军方审价的合同暂定价总金额为38,357.07万元,已累计确认的收入金额为34,848.04万元,这些金额均未获得军方的最终审定价格。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以暂定价确认收入的金额分别为3,578.27万元、9,153.47万元和16,214.75万元,占年度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49%、54.10%和75.03%。
(1)暂定价确认程序和依据
监管部门要求公司说明暂定价的确认程序、确认金额的具体依据,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客户对暂定价格确认需要履行的内控及审批程序,公司是否向客户提交定价成本等资料,暂定价格的确定与公司成本的关系,以及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同类型产品暂定价是否存在较大差异,以说明暂定价确认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军方审价程序和影响
监管部门还要求公司说明按暂定价确认收入的产品军方审价程序、周期、确定依据、进展情况,以及预计完成审价时间,并测算在审定价格较暂定价格差异为±5%、±10%和±15%时对收入和净利润的影响。
(3)未来调价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监管部门进一步要求公司结合军方对其他公司采购同类型产品的暂定价和审定价差异情况、可比公司已完成审价的同类产品暂定价和审定价差异情况,分析相关产品未来调价是否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是否存在审定价低于暂定价导致业绩大幅下降、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实质影响的风险,并说明相关风险揭示是否充分。
成电光信解释称,作为军品配套供应商,其产品不会直接接受军方的军品审价,但可能作为重要配套产品接受延伸审价。因此,客户通常要求公司提交相关报价资料,并参考军品审价流程审核公司的报价。公司应客户要求,根据成本、合理利润和税金的测算规则,模拟测算产品报价,客户审核后,基于谨慎性原则与公司确定产品暂定价格,双方签署正式合同。
公司表示,其暂定价确认方法严谨,价格测算以实际生产数据为依据,公司及客户均履行相应的决策、审批程序,暂定价确认具备合理性和准确性。
由于军工企业的主要产品类型、客户结构、配套军品各不相同,不同公司的暂定价和审定价差异情况也有所不同。整体来看,相关产品审定价格较暂定价格差异过大的情况较少发生,尤其是历史暂定价项目审价调整集中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完成,导致大幅调整当期营业收入的极端情况较少见。
综上所述,成电光信的暂定价确认收入具备合理性和准确性,并且公司采取了谨慎的价格确认和测算方法,以确保未来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公司充分揭示了可能存在的审定价低于暂定价的风险,并对其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
4、募投项目实施不确定性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15,000万元,主要用于三个项目:FC网络总线及LED球幕产业化项目、总部大楼及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目前,公司还没有完成这些项目所需的房屋购置和租赁,其中LED球幕总装厂房对层高要求较高。
监管部门要求公司详细说明这次募投项目的投资支出是如何测算的,依据是什么,投资规模是否合理。还要求公司说明目前的房屋购置和租赁计划及进展情况,结合这些项目的房屋需求,说明这些项目的实施是否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公司回复称,已与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初步接触。这家公司负责开发公司所在的成都市高新西区产业。初步规划显示,公司将在现有办公场地周边新建包括4栋办公楼和相关配套设施的科创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69,513.53平方米,可以满足公司募投项目的房屋需求。初步沟通表明,公司具备科创属性,符合入驻园区的要求,购置细节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综合来看,公司已经就募投项目所需的房产与相关方进行了初步接洽,目前没有发现实质性的障碍,因此公司认为募投项目的实施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5、关于资质情况
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军工领域,生产和销售这些产品需要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这些资质证书需要定期重新认证。
监管部门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已经取得所有必要的生产资质,这些资质是否都在有效期内,以及是否存在超出生产资质或资质到期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对公司后续生产经营的影响。
公司主要从事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披露信息显示,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除了两项资质证书正在办理续审手续外,公司已经取得了所有必要的生产资质,且这些资质都在有效期内,不存在超出生产资质的情况。
公司表示,两项正在办理续审手续的资质证书到期事项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具体理由如下:
(1)按规定提出续审申请:公司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到期前,按规定提交了续审申请,这意味着相关资质将继续保留,而且公司没有任何需要注销的情形。因此,公司仍然具备承接相关武器装备及配套产品的资格,相关业务的获取符合规定。
(2)行业普遍情况:由于审核周期较长,未能及时完成续期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查询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案例可以发现,很多公司在资质证书续期时,都会出现新证书起始日与原证书到期日之间存在间隔期的情况。这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
(3) 续审进展顺利:公司两项资质证书到期后,已经通过了续审资格审查,这些资质证书的换发不存在实质性障碍。因此,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二)外部因素
1、市场环境
从行业市场环境来看,成电光信主营业务为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防军工行业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增加,该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上,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种积极的行业市场环境为成电光信的业务拓展和市场份额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整体经济形势
尽管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面临挑战,但我国经济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恢复力。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和国防军工领域,政府的持续投入和政策支持,为军工相关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成电光信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上都占据了有利位置,为其IPO奠定了基础。
四
IPO重启的意义
成电光信通过北交所IPO上市委审核,带来的影响和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对公司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市场和监管环境也有深远的影响。
1、市场信心恢复与预期提升
成电光信成为北交所暂停四个月后首家上市审核的公司,这一事件标志着北交所的上市工作重新回到正轨。上市公司的持续补充是一个交易所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北交所不断吸纳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才能促进市场的活力和多样性。增加市场供给,活跃市场交易,提升市场流动性,才能推动市场进入良性生态循环。
2、强监管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
在北交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升市场服务能力,为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平台。特别是在当前科技创新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背景下,希望成电光信作为龙年首家过会企业。
总的来说,公司自身具备较硬的技术创新能力,符合北交所的板块定位,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业绩增长具有可持续性,通过IPO审核在意料之中。同时在经济复苏中,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北交所IPO重启,不仅对公司本身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整个市场和监管环境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